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大学2018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招生介绍 [复制链接]

95

主题

145

帖子

6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7:4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学校简介

江苏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2015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第三届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学校列第181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17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高校第41位。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等国家的117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和汉德语言文化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5763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2475人(教授4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4%,具有海外经历的比例达24%),集聚了一批以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2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学历留学生1000余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学校是“留学江苏”目标高校,留学生招生人数居江苏省高校前列。学校设有汉语国际推广部,隶属于语言文化中心,该中心与文学院合署办公,专门负责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直接的实践创新平台,更为该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创设了特殊通道。


二、学科特色及培养目标

江苏大学2015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授权,于2017年9月正式开始招生。本专业教学队伍是由具有多年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组成,教学经验丰富。现共有专职教师3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2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名,5人具有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教学的经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良好的本科专业支撑。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名对外汉语专业)自2007年开始培养本科生,人才培养始终坚持走应用型、复合型道路,培养的学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丰富、适应社会能力强等特点广受家长和用人单位好评。每年都有毕业生考取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名校或到美国、英国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攻读硕士学位;亦有本科生赴海外孔子学院或相关汉语培训机构担任汉语教师或志愿者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 、跨文化交际能力,能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胜任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能够承担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该专业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方式,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更加注重汉语国际推广能力的培养。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通过国家公派、校际交流委派和其它渠道前往国外孔子学院或国内外各类型汉语教学机构从事汉语言文化的普及推广或研究工作;并对口服务德语区国家及地区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三、招生计划

2018年计划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全日制研究生1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人,根据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可作调整。


四、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海外学生单独招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应在入学报到前取得本科学历,包括免试推荐生);
(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
(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具体日期及流程按照江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六、初试与复试
(一)初试时间:2017年12月份,具体时间以教育部确定的时间为准。
(二)初试科目
(三)复试时间:2018年4月,初试成绩符合我校确定的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四)复试地点:江苏大学文学院

七、录取与培养

(一)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学制三年,培养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以当年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三)按照培养计划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八、优秀导师简介
1. 任晓霏 教授
女,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翻译学、语料库文体学。现任江苏大学语言文化中心主任、文学院院长,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翻译者协会专家会员、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翻译协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等。曾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先进个人、镇江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8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4部;在Babel、《中国翻译》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E-mail:19927209@ujs.edu.cn


2. 吴晓峰 教授
女,史学博士,文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大学文学院调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历史学、文献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曾任大陆《昭明文选》研究所所长﹑现任湖北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兼职硕士导师,长春理工大学中文系兼职硕士导师,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方向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理事、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先后主持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参与研究韩国《尚书》学文献集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出版的专著《文选钱氏学研究》﹑《诗经“二南”礼俗研究》等4部,在《东北师大学报》《中州学刊》《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近年来主持研究《诗经》礼俗研究、欧美诗经学的形成与发展,并先后荣获市厅级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E-mail:6168395@163.com


3. 史挥戈 教授
女,民盟盟员,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访问学者,江苏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左翼文学、知青文学、赛珍珠研究等。现为民盟江苏大学委员会委员、江苏大学赛珍珠研究所副所长。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捻军研究学会特邀理事﹑未名社研究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杂志社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会员等。主要社会兼职: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镇江市养正学堂客座教授。曾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镇江市第十一届哲学社科三等奖、第八届哲学社科优秀奖,立三等功一次。两次被评为江苏大学优秀学业导师、多次被评为民盟镇江市优秀盟员。主讲的大学语文被评为2008年度山东省级精品课程。出版学术专著《竹林文学创作论》《中国现当代作家新论》《沉香一缕》及传记文学《蒋光慈与读书》《李香君传》《秦淮名艳李香君》等;长期坚持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文学社团未名社史实的发掘考证﹑对瞿秋白家世的研究﹑对西捻军领袖张宗禹下落的考察发现以及对《桃花扇》女主人公李香君归宿的披露均受到海峡两岸文史界关注。在《文艺争鸣》《东南大学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和学术考察报告20余篇。所倡导的文学活力课堂,被《中国科学报》《团结报》《镇江日报》《江苏大学报》、中国社科网、中国作家网、金山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E-mail:shihuige@mail.ujs.edu.cn


4. 乔芳 副教授
女,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负责汉语国际推广、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秘书学﹑应用写作学等,近年来转向《论语》诠释学研究,现为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会员。先后荣获校教学优秀质量奖1项,校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校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校优秀班主任1项,校优秀学业导师奖1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启动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校教改课题2项,校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教育部社科基金多项。多次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提交会议论文。先后在《西北大学学报》《南通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E-mail:qiao_fang@163.com


5. 杨贵环博士
女,中共党员,文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江苏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古籍整理与研究和江苏省地域文化,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外文学理论学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会员,常州市唐荆川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等。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江苏省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主持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校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一项,主持镇江市社科联项目一项,参与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已在《求是学刊》、《贵州社会科学》与《湖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论文曾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省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校优秀博士论文,校教学大赛优秀奖等荣誉。读博期间曾获朱敬文特别奖学金。参加学术会议十余次,并提交会议论文。E-mail:yanggh2013@126.com


6. 罗昔明博士
男,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比较,19世纪西方文学、当代西方文化理论方面。已在相关领域出版专著一部,合著多部,并在《外国文学评论》、《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教育规划办重点课题一项,主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二项。多次参与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及相关会议,并获得荣誉证书,曾赴约旦大学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担任汉推教师两年,讲授过多门汉教课程,组织过多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大型表演活动。曾获得校优秀学业导师,校教学大赛优秀奖,文法学院科研一等奖,文学院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在江苏大学任职以来,主要讲授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等课程。E-mail:luoximing@163.com

九、联系方式
(一)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办公室
  招生办公室:0511-88790683
        联系人:王老师
  考研咨询QQ群:216431443
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江苏大学文学院
邮政编码:212013
(二)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 0511-88780086
联系人:马老师
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12013


责编 | 仲腾欢
审编 | 王佳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苏大学bbs论坛  

GMT+8, 2025-8-30 18:23 , Processed in 0.2720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